把青春放飞在希望的田野上——记机电学院2009届选聘生范婷婷同学
  • 发布时间:
    2012-12-07
  • 发布人:
  • 浏览次数:
    1920

【编者按】:范婷婷,我校机电学院2009届选聘生,当村官才两年的她,扎根乡村勤廉为政,带领村民劳动致富,把青春放飞在希望的田野上,最近因业绩突出被淮北市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范婷婷,2009年毕业于皖西学院机电学院电信专业本科,当年参加淮北市大学生“村官”(选聘生)工作,现任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书记助理,她立足村情,真心融入,扎根田野,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坚定信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广、思维新、敢于实践的优势,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竭尽全力奉献青春。她参与到各项村级事务中,涉及党建团建、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种植养殖等多个方面,成了一剂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万能贴”。她在村里负责的食用菌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今年通过“双培双带”带动了更多的种植户致富,被评为烈山区“双培双带”示范基地,淮北日报、淮北人民广播电台相继对范婷婷同志进行了采访报道,因工作成绩突出她被淮北市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其策划的以烈山村金针菇种植发展为基础的皖山菌类种植加工有限公司项目在淮北市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上被评为“十佳”项目奖。下面转发《淮北日报》记者张红计采写的通讯《变五朵金花为满园春色——记烈山村大学生村官范婷婷》以及个人工作体会,以飨大家。

变五朵金花为满园春色

——记烈山村大学生村官范婷婷

记者 张红计

范婷婷,烈山村党委书记助理。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这个年仅24岁的女大学生村官便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20099月份,范婷婷从皖西学院本科毕业后通过考试,被选聘到烈山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官”。从小在城市长大的范婷婷一到烈山村,便被道路两旁整齐的温室大棚所吸引。在她看来,这一座座大棚蔬菜的收入肯定要远远高于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但是接下来了解的情况却让她大跌眼镜:村民虽然建成了温室大棚,但大多数种植户的种植模式与露天种植并没有任何区别,种的仍然是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碰到冬季气候不好的时候经常会有撂荒的现象。一年下来,一座大棚的毛收入也就是6000元左右。

就在范婷婷苦思冥想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时候,她偶然听到了一个消息:村里曾有5名女党员自发到外地学习种植金针菇,当年试种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成立了一个金花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她们更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五朵金花”。范婷婷眼前一亮。第二天一大早,她便找到了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徐素芳。通过交谈,范婷婷了解到这个合作社其实只是在工商所办了个营业执照,平时什么活动也没有,更谈不上什么规章制度了。

烈山村如果大面积种植食用菌,淮北周边的市场需求是否会过剩?范婷婷决定先做一番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菌类以其鲜美的口感,丰富的赖氨酸和精氨含量,独特的医药价值以及无公害的种植生产方式正在被消费者青睐,且金针菇属于单季节作物,市场需求量大,销售渠道多,经济价值高,在皖北地区仅有散户种植,因而发展空间很大。

对食用菌的市场前景有了底,范婷婷开始着手推广金针菇的种植了。她首先帮助这5名女党员规范合作社的运作,先后帮助合作社办理了质量监督证、税务登记证、合作社银行集体账户等各项手续证件,制定了完善的合作社章程。今年4月份,范婷婷听说市农委针对农村合作社项目有专项政策扶持及资金补贴,就立即前往申请立项。范婷婷不遗余力地帮助打动了“五朵金花”,她们一致表示免费向村民们传授金针菇种植技术。范婷婷也对有条件的种植户进行动员,宣传种植金针菇的好处,很快就有8户村民加入进来。2009年金针菇上市的时候,这些村民们的纯收入平均增长了1.2万元。今年6月份,金花食用菌种植基地还被评选为烈山区“双培双带”示范基地,范婷婷也被市委组织部选聘办授予“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

 

            

在接受采访时,范婷婷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了一个远景规划,而且这个规划已得到村两委的认可:烈山村的金针菇一旦形成稳定的种植群体,便成立一个菌类种植加工公司,引进深加工生产线,实现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此外,等到村民们搬入新建的农民公寓后,烈山村通过复垦可新增土地约2000亩,届时金针菇将可能实现大面积地推广。

       

     

 

返回上一页
Baidu
sogou